展覽時間 線上已展出,網址:http://2021festival.lsphoto.org/ 線下展出時間待定 具體時間根據2021麗水攝影節組委會 官方發布的時間要求為準 線下展覽地點 2021麗水攝影節萬象攝影坊展區3號樓 (因疫情原因目前尚未開放) 2000-2021 二十二年李泛絲路影像精選 『李泛典藏100展』 相約2021麗水攝影節 由香港中國攝影家交流協會秘書長 彭邦 策展 李泛典藏共100幅 惠饗藏家和影友 展出作品獲得如下榮譽 中宣部主辦首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聞攝影大賽”金獎 中國攝影界最高個人成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 華賽(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肖像類新聞組照金獎 美國國家地理中國賽區人物類一等獎 索尼世界攝影獎專業組生活類一等獎 新華社主辦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銀獎 全國人像攝影十杰 
—參展藝術家李泛— 李泛 泛象空間創始人 陜西師范大學研究員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 陜西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民盟中央美術院陜西分院副院長 中國攝影家協會藝術攝影委員會委員 第一位走進法國戛納影節宮領獎的中國攝影師 第一位用人文影像貫通拍攝古絲綢之路全線的攝影師 第一位獲得索尼世界攝影大賽(SWPA)專業組冠軍的中國攝影師 主要獲獎 2015年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專業組一等獎 2015年 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金獎 2012年 第七屆全國人像攝影十杰 2011年 入圍2011-2012年“哈蘇全球攝影大賽”紀實類“大師獎” 2010年 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人物類 “一等獎” 2009年 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創作獎” 2002年 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金獎 2002年 愛普生全國攝影大賽人物類“大獎” 擔任 2016年第十一、2020年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 2015年第八屆全國人像攝影十杰評委 2013年第二十四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 出版專著 《穆花蒼煙》《蒼衫彝鷹》《恒古蒼穹》 主要展覽 2018年 法國波城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恒古蒼穹” 2018年 深圳國際攝影周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蒼衫彝鷹” 2017年 西安崔振寬美術館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恒古蒼穹” 2016年 西安曲江書城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恒古蒼穹” 2016年 北京索尼U Space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恒古蒼穹” 2016年 英國倫敦薩默賽特宮展出“塔吉克人”和“中國西部留守兒童” 2015年 韓國慶州絲綢之路文化節展出“中國西部少數民族” 2015年 英國倫敦薩默賽特宮展出“中國大涼山彝族人” 2014年 北京龍影廊展出“涼山彝家•原象十年” 2014年 廣東東莞長安首屆攝影節展出“涼山彝家•原象十年” 2012年 西安美術館舉辦大型個展“生命之重:李泛西部影像四部展” 2012年 中國(青海)三江源國際攝影節展出“中國云南基督教” 2012年 愛普生北京影藝坊舉辦“存在的神情:李泛攝影展” 2011年 北京競園攝影藝術節展出“中國云南基督教” 2011年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展出“中國云南基督教” 2010年 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參加阿爾勒攝影節,展出“涼山彝家” 2010年 大理國際攝影節展出“涼山彝家” 2009年 法國戛納影節宮展出“中國民間體育” 2007年 平遙攝影節展出“涼山彝家” 2004年 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赴臺北參加“千禧之愛——兩岸攝影家聯展” 2002年 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舉辦“魂牽夢繞走西藏”攝影展 —參展作品欣賞 — 克里雅人 《 克里雅人》精選李泛 2012-2021年十年拍攝的達里雅布依,這些影像記錄了克里雅人搬遷出沙漠前的生存與生活,以視覺人類學的視角展現了他們惡劣的生存環境、簡單的生活方式、獨特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 








涼山彝家 《 涼山彝家》精選李泛 2003年-2021年十九年三十九次往返四川大涼山腹地拍攝的彝族。李泛走遍大涼山腹地彝族聚居地,記錄了當地彝族人的生存環境與日常生活,展現了他們的生活狀態、古樸的彝族風情和傳統的彝族文化。 











塔吉克 《 塔吉克》精選李泛 2000-2021年二十二年拍攝的塔吉克族,用影像展現了世代居住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人在惡劣的戈壁灘上頑強地生存、生活與民族文化。 










以上僅是李泛典藏100收藏展部分作品 絲路影像李泛典藏100展 亦是借本屆攝影節平臺 向廣大藏家與影友匯報 李泛四十二年的創作 『策展語』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和精神,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而且只有同國家和民族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強音。 李泛深知此理。他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同頻共振,以強烈的藝術責任感,先知先覺躬體力行,拍攝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生活和地域文化,精心打磨每一題材和專題,用影像記錄歷史和消失的文明,用鏡頭譜寫時代發展樂章。翻開李泛的絲路系列,民族影像、時代符號、文明表情、人類情感、歷史包漿,躍然紙上。 《絲路影像 李泛典藏展》即如此,本展覽是李泛2000-2021年二十二年絲路影像創作精選,包括《涼山彝家》《克里雅人》《塔吉克》三個專題。 《涼山彝家》精選李泛2003年-2021年十九年三十九次往返四川大涼山腹地拍攝的彝族。李泛走遍大涼山腹地彝族聚居地,記錄了當地彝族人的生存環境與日常生活,展現了他們的生活狀態、古樸的彝族風情和傳統的彝族文化。 《克里雅人》精選李泛2012-2021年十年拍攝的達里雅布依,這些影像記錄了克里雅人搬遷出沙漠前的生存與生活,以視覺人類學的視角展現了他們惡劣的生存環境、簡單的生活方式、獨特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 《塔吉克》精選李泛2000-2021年二十二年拍攝的塔吉克族,用影像展現了世代居住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人在惡劣的戈壁灘上頑強地生存、生活與民族文化。 關注大時代中普通人群與情感,將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鐫刻在影像里。這些專題都是李泛長期關注、持續拍攝,從大量作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二十二年的時空跨度,他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見證著這些地方民族生存環境和生活的改變,乃至部分民族同胞的異地搬遷、原生文化與影像消失。這些影像都是社會發展大時代變革下,各族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生動寫照。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人民的生活精神與喜怒哀樂,是李泛影像創作的基調和主旋律。立足本土文化,李泛以深邃寬廣的人類歷史視野、中國眼光和卓爾不凡的獨立文化人格,進行攝影創作,用作品夯實攝影實力與力量。 如李泛所言,“虔誠地紀錄藝術地表達,在塑料中追求質感,在浮夸中挖掘內涵,在快餐中尋找永恒,用一顆虔誠的心莊嚴而樸素地去搜尋具有人文影像價值的經典畫面。”這是他的藝術態度和創作理想,站在時代和藝術前沿,以地域文化為切入點,深挖厚重的歷史,表現人類情感的當代時空態勢。 時代是藝術家創作的土壤,經典誕生于時代,更植根于藝術家本體,藝術思想穿透力、審美洞察力、形式創造力的誕生,離不開藝術家的造詣和獨立人格精神的養成。 李泛攝影注重自然表達,遵循生存常態,追求淳樸,使作品在自然目光下生長,同時接受他者目光的審讀。李泛在常態生活中發現并拍出戲劇性和超現實主義,眼光尖銳,現場反應敏捷,注重細節,特別擅長發現并整合現場元素,為其影像語言增量;善于經營畫面,使各因素互補、共生,拍出語言雙關、意義多元的作品。李泛在即興抓拍中,透出他高度的美學和藝術素養,詮釋著他心目中的決定性瞬間與思考,“借天象、地象、物象,改變事物的原有意義,使作品產生全新的意義和意境。”
又黄又湿啪啪响18禁男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美女脱个精光让男人桶尿口,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