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8日至10月3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航展期間,為吸引更多社會觀眾以及主流媒體關注,進一步提升中國航展的社會影響力,中國軍工記協、中國航空報社、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航空工業成飛聯合主辦了“翼龍”杯第十三屆中國航展攝影大賽。大賽由中航無人機、中航文化攝影工作室等承辦,由中國攝影在線、珠海市攝影家協會、廣東省攝影家協會航空專業委員會等協辦。 10月3日,在中國航展圓滿落幕的一刻,攝影大賽結果出爐,隨后舉行了頒獎儀式。 ![]() 本次攝影大賽嚴格依照大賽征稿要求和評審規定進行評選,過了10月2日15時截稿時間不參評等,也因此很遺憾地錯過一些精彩作品。所有參評作品均采取編號形式進行盲評,評委們遵守規定、嚴格要求的評審態度貫穿始終。評選過程中評委們各抒己見、討論激烈,最終達成共識。 從10月2日晚持續到10月3日凌晨,經過大賽組委會組織業界專家進行專業評審后,在近300位攝影師、3000多幅參賽攝影作品中,攝影師萬全脫穎而出,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航展“杰出航空航天攝影師”稱號。他也蟬聯了中國航展攝影大賽“杰出航空航天攝影師”大獎。 “這才是航展,這才是展臺!” 本屆攝影大賽的評委之一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柳軍在評審現場對其中一些優秀作品進行了點評,他指出,這些作品充分表現出了航展現場的氣氛與規模,飛行器攝影作品也很好地呈現了“大國重器”的細節與金屬質感,給觀眾以視覺享受。 另一位評委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徐京星指出,本次大賽的很多作品以內容取勝,拍攝思路具有很強創新性,評選過程嚴格遵循大賽評選標準,公開公正透明,真正做到優中選優。 本屆攝影大賽的評委之一中國軍工記協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牟健為在評審中對很多優秀作品表示贊賞,“有細節、有故事、有質感、有創意”,本屆大賽優秀作品在構圖、敘事、創意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提升。 讓航空航天攝影走向民眾 本屆攝影大賽獲獎選手來自五湖四海,既有專業攝影師也有航空愛好者。 其中,來自北京八十學校的楊翰雨是最年輕的獲獎者,年僅14歲,在此次大賽中榮獲飛行表演攝影優勝獎!案兄x航展主辦方以及防疫人員,讓我終于來到了航展!也非常感謝大賽主辦方,這是對我的極大認可!”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道,自己從公眾日首日便來到了航展現場,經過4小時在烈日下的堅守,完成了對飛行表演的拍攝。此次觀看飛行表演讓四年級便成為航空軍事愛好者的楊翰雨直呼過癮,更使他在首次參觀航展便收獲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攝影大獎。 計紅勝在儀式現場表示,讓中國的航空航天攝影走向民眾、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是新聞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讓我們始終以為時代創精品,為時代立豐碑,為時代鑄魂魄,作為新聞工作者的奮斗目標。用精美的攝影作品凝聚起奮勇前行的磅礴力量,讓航空航天事業更加壯美。 在科技中發現美 作為宣傳航展的重要品牌活動,中國航展攝影大賽截至目前成功舉辦了六屆。通過攝影師們的鏡頭,全面展現了我國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工業的輝煌成就,生動記錄了中國航展的不平凡歷程。 大賽鼓勵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用優秀的攝影作品展現中國航展的特色、亮點以及我國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新服務,為中國航展“鼓與呼”,進一步促進“陸、海、空、天、電”工業攝影與科技類攝影的發展。 國之重器,振翅高飛。本屆航展,明星機型殲20、運20、直20、攻擊11等齊聚亮相,宣告著“20時代”的新開啟;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也回到“老家”珠海,為觀眾帶來“巨龍吐水”的震撼場面;“翼龍”2無人機首秀國際航展,展翅蒼穹。此外,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和“紅鷹”飛行表演隊,地面靜展區的眾多飛機,以及展館里的真機、模型等,都為攝影師提供了絕佳的創作素材。如何在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同一主題的要求下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也是對參賽攝影師的巨大挑戰。 |